杂志微信
网站访问量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老年医学研究
国内统一刊号(CN):37-1522/R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9058
主管: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立医院
主编:孙志坚
副主编:王建春
2020年创刊 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CBM
山东省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
刘彦霞;姚庆民;王建春;山东省老龄化程度深、增速快,是全国首批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省份,老年健康服务需求迫切。为积极应对挑战,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立足本省实际,结合国家政策导向与行业指南,制定山东省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专家共识。在建设标准上,明确要求独立设置老年科病房、门诊及综合评估室,科学配置床位资源,优化医务人员配置;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强化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应用、老年综合征管理及多学科协作团队建设。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超声测量锁骨下静脉变异度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中的有效性
王琳;胡强夫;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锁骨下静脉变异度(SCV-CI)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容量反应性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3年11月—2024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在全身麻醉复合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麻醉诱导前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仪以监测每搏输出量(SV),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超声测量最大锁骨下静脉直径(dSCVmax)和最小锁骨下静脉直径(dSCVmin),计算SCV-CI和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IVC-CI)。按照7 mL/kg体质量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扩容,扩容后3 min再次记录SCV-CI和IVC-CI。基于扩容前后SV变化(ΔSV)的容量反应性评估标准进行分组:ΔSV≥15%的患者纳入容量有反应组,ΔSV<15%的患者纳入容量无反应组。比较两组扩容前后SCV-CI、IVC-CI。分析扩容前后SCV-CI与IVC-C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CV-CI对容量评估的价值。结果 扩容前后,有反应组SCV-CI、IVC-CI均高于无反应组(P均<0.05)。在有反应组中,与扩容前相比,扩容后SCV-CI、IVC-CI下降(P均<0.05)。扩容前、扩容后SCV-CI、IVC-CI均呈正相关(r=0.782,P<0.05;r=0.463,P<0.05)。SCV-CI诊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63,最佳截断值为22.85%时,敏感性为87.2%,特异性为85.7%。IVC-CI诊断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94,最佳截断值为29.65%时,敏感性为89.7%,特异性为90.5%。结论 SCV-CI作为替代性容量评估指标,可以有效评估容量反应性,22.85%可作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评估术中容量反应性的最佳截断值。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跌倒警觉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敏;韩珊;周静;郑海鸥;才柠鸽;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的跌倒警觉度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关节科收治的338例老年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警觉度量表、STEADI老年人跌倒风险自评量表、视觉模拟量表及Barthel指数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KOA患者跌倒警觉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KOA患者跌倒警觉度得分为(59.98±10.50)分,存在较高跌倒警觉度。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跌倒恐惧感、跌倒风险、预防跌倒的知识教育、自理能力是老年KOA患者跌倒警觉度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KOA患者的跌倒警觉性较高,其跌倒警觉性的程度受跌倒恐惧心理、跌倒风险评估准确性、防跌倒教育效果及自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郝恬恬;陈红霞;汤自征;谢康琪;王晖;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集2024年1月—2025年1月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RA患者(RA组)和3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以及CD4+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Th17和Treg),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Treg细胞的水平下调(P均<0.05),B淋巴细胞、Th1细胞、Th1/Th2和Th17/Treg的水平上调(P均<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紊乱。
复合保温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王玥琳;蒋运兰;李乐;陈红;王镜;张梦洁;白小雨;武森林;目的 系统评价复合保温法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INAHL、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复合保温法应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实验组在围术期对患者采用≥3种措施进行复合保温,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措施。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4年11月12日,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RCT文献,包括1 27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保温效果更好(MD=0.31,95%CI:0.25~0.37,P<0.000 01),术后低体温发生率低(OR=0.14,95%CI:0.08~0.23,P<0.01)、寒战发生率低(OR=0.14,95%CI:0.10~0.21,P<0.01)、躁动发生率低(OR=0.23,95%CI:0.06~0.84,P=0.03),凝血酶原时间减少(MD=-3.17,95%CI:-5.19~-1.14,P=0.00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减少(MD=-5.95,95%CI:-9.69~-2.20,P=0.002)、麻醉苏醒时间缩短(MD=-3.96,95%CI:-5.83~-2.08,P<0.000 1),CD4+水平升高(MD=2.97,95%CI:2.09~3.85,P<0.01)、CD8+水平降低(MD=-2.30,95%CI:-2.98~-1.62,P<0.01)、CD4+/CD8+水平升高(MD=0.22,95%CI:0.17~0.26,P<0.01),但两组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 复合保温法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保温效果好,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的主要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