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微信
网站访问量
期刊简介
期刊名称:老年医学研究
国内统一刊号(CN):37-1522/R
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9058
主管: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山东省立医院
主编:孙志坚
副主编:王建春
2020年创刊 双月刊
数据库收录: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CBM
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预测最优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及验证
李博;杨明莹;王娅;詹安宁;肖旸;杨琪琪;杨子航;目的 应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预测模型,筛选出最优预测效果的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24年4月—8月住院的515例脑卒中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脑卒中照顾者的卒中复发应急能力欠缺与否分为应急能力欠缺者和非欠缺者,运用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极端梯度提升、梯度提升决策树(GBDT)4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预测模型,采用准确度、精确度、召回率、特异性、敏感性、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4种模型的性能进行比较。对基尼指数进行比较,得出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结果 GBDT模型预测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最优,其AUC值达到0.896,预测准确度较高。照顾负担得分、社会支持得分、学历、个人负担得分、与患者关系、年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承担者、参加脑卒中知识宣教、月收入水平、主观支持得分10个核心因素在GBDT模型中表现出显著重要性。结论 本研究通过比较多种机器学习算法,发现GBDT模型在预测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该模型可有效识别出影响脑卒中照顾者卒中复发应急能力的核心预测因子,还可动态监测预测因子变化,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对提升脑卒中患者家庭照护质量形成闭环支持。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评估工具的范围综述
苏炫;成巧梅;张雨;王珂心;肖梦伟;王语;目的 对国内外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的评估工具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19日。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分析和信息提取,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对检索结果进行规范化报告。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涉及7种脑卒中心理弹性的评估工具,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均良好,但大多数都未完成在脑卒中样本中的结构效度验证,建议临床应用前进一步验证。康诺·戴维森弹性量表(CD-RISC-25)、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心理弹性量表(RS-25、RS-14)、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是评估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较为合适的选择。结论 现有脑卒中心理弹性评估工具复杂多样,临床应用时应综合考虑,未来应结合脑卒中患者特有的心理困扰和挑战,开发针对性和动态性的评估条目,并进行全面的跨文化验证,为脑卒中患者制定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照顾者内疚感来源与表现的质性研究
王心语;刘丹;柯青;冷朋群;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照顾者内疚感的来源与表现。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4年3月—5月,选取贵州省人民医院康复科13位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照顾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采用Colaizzi7步法分析资料。结果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照顾者内疚感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个人生活与照护责任冲突、医疗照护支持的有限性以及患者康复进程缓慢。其内疚感表现为情感上的自责、行为上的焦虑与紧张以及偏向过度照顾或回避照顾。结论 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照顾者内疚感来源多维化,内疚感表现较为复杂,为了减轻照顾者的内疚感,医护人员应关注其情感需求,提供支持与专业指导,帮助调整期望并提升照护信心。
老年综合评估在≥90岁超高龄人群肌少症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张恬;沙江明;江黎明;胡心仪;殷泉忠;顾一航;目的 探讨老年综合评估(CGA)在≥90岁超高龄人群发生肌少症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8月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以及江阴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90例年龄≥90岁的超高龄患者,采用CGA进行全面评估和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90岁超高龄患者肌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90例年龄≥90岁超高龄患者中肌少症118例,肌少症患病率为62.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重用药数量(OR=1.303,95%CI:1.100~1.543)、睡眠障碍(OR=2.974,95%CI:1.307~6.770)、吸烟史(OR=2.511,95%CI:1.067~5.910)、抑郁(OR=4.157,95%CI:1.776~9.730)、营养风险(OR=2.402,95%CI:1.071~5.389)是≥90岁超高龄人群发生肌少症的危险因素(P均<0.05),而已婚(OR=0.345,95%CI:0.139~0.858)、BMI(OR=0.702,95%CI:0.592~0.833)、尿酸(OR=0.996,95%CI:0.993~1.000)、总胆固醇(OR=0.535,95%CI:0.314~0.912)为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90岁超高龄人群肌少症患病率高于普通老年人群,CGA可识别出多重用药数量、吸烟史、婚姻状况、代谢指标(BMI、胆固醇、尿酸、营养风险)及精神心理因素(抑郁、睡眠障碍)等关联因素,为构建多维度干预策略提供了循证依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无创通气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汇总
吴双;彭佳;江海强;黄延锦;李佩怡;席荣古丽·哈力力;吴传芳;目的 系统检索并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无创通气过程中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有效证据,为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依据“6S”证据金字塔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COPD患者无创通气过程中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及管理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跨度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依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体系,对文献进行评价和证据等级评定。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指南2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1篇、证据总结2篇。最终整理出涵盖患者风险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预防性皮肤护理、营养管理、呼吸机面罩选择与佩戴、支撑面/敷料、培训与教育7个方面28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COPD患者无创通气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最佳证据。医护人员可结合临床情境灵活实施,推动循证证据向临床实践的有效转化,降低COPD患者无创通气过程中发生器械压力性损伤概率。
